1.水平三5、6年級學習目標,要求學生了解運動項目的知識,是指了解多種運動項目的名稱及其【】
A.體育與健康知識
B.基本的健身價值
C.技術技能
D.鍛煉方法
2.在人體的組織器官中,下列哪一個器官屬于中空性器官?【】
A.肝
B.脾
C.腎
D.胃
3.羽毛球比賽場地【】、呈長方形。
A.長為13.80米、寬為6.50米
B.長為14米、寬為6.80米
C.長為13米、寬為6米
D.長為13.40米、寬為6.10米
4.羽毛球的握拍技術有正手握拍和【】
A.反手握拍
B.拳握拍
C.食指型握拍
D.斜手型握拍
5.蹲踞式跳遠時,【】的時間相對挺身式跳遠較長。
A.助跑
B.緩沖
C.騰空步
D.起跳
6.造成兒童佝僂病是因為缺少【】
A.維生素B
B.維生素C
C.維生素D
D.維生素E
7.新課程標準要求水平二的3、4年級學生要了解體能的構成,如知道心肺耐力、力量、柔韌性、【】、速度、靈敏性是體能的組成部分。
A.平衡
B.協(xié)調
C.BMI
D.身體成分
8.武術運動的步型有弓步、馬步、仆步、虛步、【】
A.跳步
B.跨步
C.滑步
D.歇步
9.足球比賽中,隊員【】將被裁判員出示黃牌警告。
A.阻擋對方隊員
B.動作具有危險性
C.推對方隊員
D.連續(xù)違反比賽規(guī)則
10.利用山林開展定向運動和登山運動,下列屬于體育與健康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種類是【】
A.人力資源
B.時間資源
C.自然地理資源
D.信息資源
11.課程標準中的三維健康觀是指身體、心理、【】的健康。
A.社會適應
B.智力
C.肢體
D.思想
12.下列屬于武術拳術的是【】
A.輕功
B.棍
C.推手
D.太極拳
13.骨骼肌具有多種物理特性,下列不屬于骨骼肌物理特性的是【】
A.伸展性
B.彈性
C.柔韌性
D.粘液性
14.根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不是教學內容的依據(jù)的是【】
A.依據(jù)體育課程的目標體系
B.依據(jù)教師專業(yè)特點
C.依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
D.依據(jù)學校的具體條件
15.1904年1月,清政府頒布并實施【】,這標志著中國現(xiàn)代教育和體育制度的正式確立。
A.《欽定學堂章程》
B.《奏定學堂章程》
C.《新學制課程標準》
D.《學校體育指導綱要》
16.體循環(huán)的功能是【】
A.運輸氧和二氧化碳
B.運輸營養(yǎng)物質
C.運輸代謝產(chǎn)物
D.以上都對
17.隊列隊形術語中,學生或成隊彼此之間前后的間隙稱為【】
A.間隔
B.基準
C.滿伍
D.距離
18.分解教學法的主要作用是【】
A.易于形成技術動作的整體概念和動作的關聯(lián)
B.有利于從一開始就領會該項目的完整技術結構
C.減少學生學習中的困難,最終達到完全掌握動作的目的
D.練習手段多樣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19.人體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樞與呼吸中樞位于【】
A.大腦
B.延髓
C.小腦
D.脊髓
20.《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規(guī)定,可以申請免修體育課的學生是【】
A.肥胖學生
B.病殘學生
C.體弱學生
D.厭學學生
21.【】屬于體育教學過程的特殊規(guī)律。
A.動作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
B.社會制約性規(guī)律
C.認識規(guī)律
D.教與學辯證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22.肌肉力量通常按照其表現(xiàn)形式和構成特點分為【】三種基本形式。
A.最大肌肉力量、靜力性力量、耐力性力量
B.最大肌肉力量、快速肌肉力量、力量耐力
C.最低肌肉力量、快速肌肉力量、靜力性力量
D.最低肌肉力量、快速肌肉力量、耐力性力量
23.標準田徑場內突沿周長為【】
A.400米
B.398米
C.396米
D.394米
24.肩肘倒立時,保護者應該站在練習者的【】,抓踝上提,以膝頂背。
A.前方
B.后方
C.側前方
D.側方
25.【】是人體的標準解剖學姿勢之一。
A.兩眼平視
B.前臂外側
C.小腿外側
D.手掌向后
26.早操、課間操等課外體育活動屬于【】
A.全校性活動
B.全年性活動
C.班級性活動
D.俱樂部活動
27.間歇訓練法中,不完全休息期間的慢跑方式,對于改善【】系統(tǒng)的機能具有重要意義。
A.神經(jīng)
B.心血管
C.呼吸循環(huán)
D.內分泌
28.下列屬于低策略性動作技能的運動項目是【】
A.籃球
B.舉重
C.排球
D.足球
29.在體育課堂教學的構成要素中,起主體作用的是【】
A.學生
B.教師
C.教材
D.課程標準
30.短距離彎道跑時,為了產(chǎn)生一定的向心力,整個身體應【】傾斜。
A.向前
B.向內
C.向外
D.向后
31.呼吸系統(tǒng)由呼吸道和【】組成。
A.氣管
B.上呼吸道
C.肺
D.下呼吸道
32.運動過程中,下列能源物質的供能順序是【】
A.糖、蛋白質、脂肪
B.糖、脂肪、蛋白質
C.脂肪、糖、蛋白質
D.脂肪、蛋白質、糖
33.由國家教委體育司組織編寫的《體育心理學》一書,經(jīng)部分院校試用后于【】年正式出版。
A.1985
B.1987
C.1989
D.1990
34.在球類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強化規(guī)則與裁判的作用,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學會在規(guī)范的約束中進行體育活動,增強規(guī)范意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
A.身體健康
B.體育知識
C.社會適應能力
D.思想品德
35.根據(jù)學生的身體情況和興趣愛好制訂鍛煉任務、內容、方法時,必須有所區(qū)別,其體現(xiàn)的鍛煉身體的基本原則是【】
A.持之以恒原則
B.因人制宜原則
C.全面發(fā)展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36.下列關于男子110米欄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每條跑道上共設置10個跨欄
B.第一欄距起跑線13.72米
C.每個欄之間的距離是10米
D.欄高均為1.067米
37.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
A.認知
B.情感
C.技能
D.三維
38.導致貧血的原因是【】
A.白細胞數(shù)減少
B.血小板減少
C.血漿量減少
D.血紅蛋白含量減少
39.背越式跳高身體過桿后,以下哪個部位先接觸海綿包?【】
A.頭部
B.肩背部
C.手臂部
D.臀部
40.機體對各器官系統(tǒng)功能的調節(jié),主要是通過【】三種方式實現(xiàn)的。
A.神經(jīng)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肌肉調節(jié)
B.神經(jīng)調節(jié)、肌肉調節(jié)、自身調節(jié)
C.肌肉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自身調節(jié)
D.神經(jīng)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自身調節(jié)
41.前庭蝸器俗稱耳,其中外耳包括【】三個部分。
A.耳郭、聽小骨和鼓膜
B.耳道、聽小骨和鼓膜
C.耳鼓、鼓室和鼓膜
D.耳郭、外耳道和鼓膜
42.人體有氧耐力水平的提高可通過“中央機制”和“外周機制”來實現(xiàn)。其中,“中央機制”是指【】
A.心臟泵血功能
B.肌細胞的攝氧能力
C.中樞神經(jīng)
D.肌細胞的耐乳酸能力
43.足球發(fā)源于中國,稱為“蹴鞠”,而現(xiàn)代足球運動于【】
A.1860年誕生于美國
B.1862年誕生于德國
C.1863年誕生于英國
D.上述都不是
44.短跑教學中,步頻始終是難于提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達到理想的步頻,常運用的練習方法是【】
A.后蹬腿擺動
B.跑上坡
C.起跑后的加速跑
D.跑下坡
45.在鍛煉過程中,小王需要測定心率以調控運動強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通過觸壓手腕的橈動脈計數(shù)脈搏來測定心率
B.為了準確測定運動時的心率,須在運動結束5分鐘后測量
C.在運動過程中,心率與運動強度成反比
D.靶心率提供了無氧運動時安全有效的心率范圍
46.新課程標準強化了評價的【】功能。
A.甄別
B.尊重
C.選拔
D.激勵
47.形成與獲得運動技能的主要途徑是【】
A.反復練習
B.認真觀察
C.記憶動作要領
D.思考動作表象
48.在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發(fā)球時,握拍的右手由右側身體上方向左斜下方揮拍,擊球的中下部,往左下部摩擦。他發(fā)出的球為【】
A.上旋球
B.左側旋球
C.左側下旋球
D.右側下旋球
49.在運動訓練過程中,加大負荷量度的基本形式為【】
A.直線式、階梯式、波浪式和跳躍式
B.直線式、斜線式、階梯式和跳躍式
C.斜線式、直線式、波浪式和跳躍式
D.斜線式、階梯式、波浪式和跳躍式
50.長跑到達終點時,如運動員驟然站立不動,易發(fā)生昏倒,這是因為【】
A.心收縮力減弱
B.體位改變
C.肌肉擠壓作用驟停
D.呼吸運動減弱
參考答案更多資料請聯(lián)系微信:68835173
推薦會員套餐復習資料:
1.高分題庫上、下冊
2.考前卷A、B卷
3.真題卷、考前卷更新(電子版)
4.筆記及考點歸納整理(電子版)
本人從事體育教師招聘編制考試工作6年以上,總結和整理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體育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和資料,該資料來自各地的體育教師編制招聘考試歷年真題考試試卷中,再加上我們老師團隊的整理和各種渠道得來的資料。內容可以說十分精煉,可謂是一份不可多得珍貴的教師招聘考試寶典資料,所有資料含有答案。在各地教師招聘考試中出現(xiàn)率非常高,適合教師招聘、編制、特崗、進城、職稱等考試。
了解詳細內容請聯(lián)系微信:68835173